索引  

在圖書館偶然看到SMART雜誌六月號封面刊了一篇

台中歐吉桑(某銀行退休襄理)教你不上班也能月領10

的零虧損股債賺息術

翻了下內容,報導說他是連賺25年,從1986資產200萬到2013資產3000

其中過程大約如下:

 

1985開始投資

1986(200萬資產台中透天厝)

1988買鴻源股票

1990萬點崩跌(1000萬資產且逃過鴻源倒閉)

1997再次萬點崩跌(提前收手而毫髮無傷)

1998(資產1600)

2008(資產2500)金融海嘯前出脫股票及股票型基金

2013(資產3000)歐債風暴後用三大資產配置打造月入10萬元

 

:

三大資產配置債券基金股票配息及退休金利息及勞退

各約33千元左右

 

其實就他的資產成長幅度與時間軸對比來看,

投資績效並不算突出,而且文章中未交代每年再投入本金金額,

但以其銀行主管職位月薪應有7~8萬以上,

合理估計其每年應可投入不少的資金使總資產成長.

所以我想該篇文章的重點應該是在零虧損”,

但或許是雜誌刻意凸顯零虧損或是剛好他狀況就是如此,

直覺每次大跌風暴前他都能剛好出脫躲過有些不可思議(神乎其技),

也或許是如此他的績效才不突出吧!

我會如此說的意思是:

要躲過大部分甚至每次金融風暴還是有可能的,只要出現一些特別

指標或氛圍就可選擇提前下車避開,但非常有可能是太早離場,

此時又不宜冒險再搶進,否則很可能會有套牢虧損風險,但倘

再耐心等待下一個好買點可能要花很多時間(現在市場詭變很

難預測的)導致績效大幅滑落@@

 

但是以這幾年的市場變化狀況來看,

是不一定非要避開所有金融風暴不可的~~~

以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買入大型藍籌股或績優股(:台積電中華電)

中間完全不管它放至今日來看,中間發生的歐債風暴根本沒啥影響,

算入這幾年配息+價差上漲=績效還算不錯,而且還每天睡得著覺,

同理時間若拉前至金融海嘯前買進這些股票的話,

雖然風暴發生之際價格下挫不少,但放到今日不但每年領了不少

的股息,價格也回升甚至創近年來新高,也難怪這2年來這類定存

股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奇貨可居呀.

債券型基金也是相同道理,每年或每月有配息進帳,淨值雖因市場利空

風暴而下跌,一段時日後總能慢慢漲回,就連高收益債也有此特性,

只要買入大型(:富蘭克林全球債聯博高收債等)不太可能會倒的基金,

類似在金融海嘯後相對低點時機買進,要虧損其實很難”的~~~

 

結論是要打造如雜誌說的不虧損投資術並不難,

只要在相對低點買入能持續創造現金流的穩定(倒閉風險低)標的

(定存股債券)就幾乎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只是如此做要有成效還需一個極重要的前提---足夠的本金!

如果沒有足夠的本金,再穩定甚至再突出的投資報酬率都沒有意義!!!

例如只有1萬本金但投報率有50%,投資收益就5000,

但若有100萬本金雖投報率只 5%,投資收益有50000.

(你想是每年投報率50%較可能達成還是每年5%較有可能做到?)

所以會拿每年15%甚至20%的複利去計算理財規劃的人充其量只是

大學生或研究所生,根本還沒進入狀況到社會上混~~~

 

以下的舊文章也可參考:

每秒賺500元 巴菲特:我愛死高盛

 

總之努力想辦法(:從爭取本業高薪後慢慢存或找富爸爸要都可)

存到第一桶金及增加本金的分額是投資之必然與實然面向,

否則一味追求提高投資報酬率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arrow
arrow

    luop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