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jpg 

致癌的飲食習慣

某些食物中本身含黃樟素(如檳榔等)等致癌物成分﹔穀類﹑豆類﹑玉米﹑花生等五穀雜糧如果貯存在濕熱環境中容易孳生徽菌產生黃麴毒素﹐黃麴毒素被認為是很強的致癌物質﹐肝癌可能與之有關。故應避免吃發霉的食物。  煙燻﹑燒烤過程中﹐肉類油脂滴入炭中﹐在高溫下裂解﹐與炭火作用成一種毒性強的致癌物「多環芳烴」﹐隨煙燻揮發回到食物中。預防方法是用瘦肉來烤﹐肉架離火遠一點﹐肉用錫箔紙包起來烤。或者﹐烤好後切除 一公分 厚的肉不吃。  

亞硝酸鹽是製造香腸﹑臘肉﹑火腿﹑醃肉等肉類製品時﹐為了防止微生物的生長及臘腸毒素的產生﹐又可增加肉類製品的紅色及醃肉之風味所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如果不合規定過量添加﹐或長期大量吃這類肉品﹐則有危險。這是因為亞硝酸鹽在胃液中或與腸道中之細菌作用時﹐會產生致癌的亞硝酸胺﹐增加胃癌的危險性。有報導指出維生素C對此有保護作用。攝取充足的維生素C﹐可以抑制亞硝酸鹽所引起的癌症病變。  

被禁止使用的紅色一號色素﹑糖精(但今年已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剔除於致癌物質名單之外)﹐若干防腐劑等﹐因被懷疑可能致癌而被禁止。注意食品的標示,審慎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是避免吃到這些物質的辦法。  農產品使用的化學肥料、農藥及畜牧業注射的荷爾蒙、抗生素等,施用不當或過量,造成食物殘留物過高,也都可能會增加致癌的危險。   


營養結構失調

營養攝取不均衡容易影響身體抵抗力﹐減低摧毀癌細胞的能力。過量脂肪及蛋白質攝取易使體內某些荷爾蒙生產過量(如女性荷爾蒙)﹐使某些癌細胞(如乳癌)易於形成。脂肪攝取過量﹐也促使膽汁增加分泌﹐膽汁進入大腸後也增加致癌物質形成的機率﹐高脂肪﹑高蛋白飲食﹑低膳食纖維飲食亦會延長糞便停留大腸的時間﹐改變腸道菌種的生態﹐增加致癌物質形成的機率。多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形成自由基﹐破壞或改變細胞膜結構﹐使細胞抵抗致癌物質的能力下降。  


煙﹑酒﹑檳榔

吸煙與癌症的關係毋庸致疑。吸「二手菸」亦然。吸煙本身形同吸入致癌物質﹐並會增加維生素C的消耗。嚼檳榔與口腔癌有直接的關係。反覆煮沸的水﹐致癌物質形成的機率也會增加。   最近酒精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列入致癌物質。飲酒過量影響營養素吸收﹐並增加食道癌﹑胃癌﹑肝癌﹑腸癌的罹患機率。它直接對細胞造成毒性﹐可能會促進或加強腫瘤的形成。並增加維生素的消耗﹐間接的減弱免疫能力。如果同時吸煙﹑喝酒﹑嚼檳榔﹐罹癌的危險性是以倍數相乘的。    

職業危險性

因工作而接觸了許多有機及無機物質導致有致癌的可能性 ,但這些致癌物皆缺乏立即且明顯警訊。有些物質看似無害,但在10~20年後可能致癌。若在工作上無法避免時,則須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接觸或暴露,這些物質在無機物質方面包括鉀、氧化鐵、鎳、皮革塵及石綿等,有機物質包括石臘、石油、瀝青、苯及聚氯乙烯,放射線是另一個重要的致癌因素,最好能減少不必要的照射。  
 

環境危險性

每人每日皆可能暴露於致癌物質中,應儘可能減少已知之致癌物的攝取。 

    避免用含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保存的肉類,如培根(火腿)及香腸。 
      盡可能避免食用色添加物。 
      避免使用含有聚氯乙烯的塑膠膜或布料包紮食品並儲存。 
      所有青菜及水果均須充分清洗覆蓋於表面的除蟲劑(如農藥)。 
      避免食用人工甘味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op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