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足球上思考.jpg

思索的重量    -----文章摘自黃國華的耕讀筆記Blog

       一、自由的腦袋

       
許多優秀的投資者的共同特點正是自由的腦袋,想法自由才能不拘泥於既定的模式,回顧過往每次金融市場波動的形成原因都不盡相同,想要獲勝的秘訣可以用「無招勝有招」來形容,所謂招式就是過去自己或他人獲利的方法與技巧,很可惜的是成功的模式往往無法複製。
比方說,以往在技術分析方法當中,主張指數若跌破年線就是長期空頭市場的開始,然而台股在20066月跌破年線後,卻沒有引發更進一步的跌勢,反而在不久之後的9月開始啟動一波千點行情。相同的在200712月台股再次跌破年線後,也一樣沒有再引發一發下跌,指數盤整兩個月後便啟動了新一波千點上漲行情。可是當20085月再度跌破年線時,基於前兩次的「失準」,當投資人複製過去兩次經驗,不再相信年線的重要性之後,股市卻進入的一波大跌五千點的大空頭。

       
譬如當投資人終於瞭解原油與原物料之間的正相關之後,卻發現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的原油大漲五成,台塑四寶的股價卻在原地踏步。譬如當投資人經過七八年的股市變革,內心不斷地掙扎終於放開心胸接受小型電子股時,卻不知股市中的那股暖流又流到以前熟悉的資產傳產原物料股身上了,只是這種心態的調整又要用多久的時間呢?

      
金融市場鮮有可以重複依循的致勝公式,除了敞開心胸傾聽不同聲音並接受與自己多空不一的言論與建議,別無他法。

       
二、思考與邏輯

       
投資既然是社會科學的範疇,自然就不會有單一面向或單一價值,然而當投資大眾面對一個財經事件時,卻很容易從狹隘的「投資」角度去觀察與判斷,卻忽略了其他更巨大的範疇,比方說「人民幣幣值」這件大事情。
       
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會接受人民幣一定會升值的觀點,甚至於興沖沖地買進人民幣等著搭上升值的便車,從2005年起不斷地有人打這個如意算盤,然而五年來的升值幅度不過17%,最近兩年多以來(2008-2010)人民幣幾乎沒有變動,換句話說,還不如日圓韓元與台幣的升幅;而人民幣升值的聲音到了2010年更是高唱入雲。投資人之所以會如此判斷,我認為是基於視野狹隘與自私利益這兩種偏見。
       
一件事情絕對不只有一個看法,對於人民幣升值,中國央行的立場是什麼?胡錦濤的看法是什麼?廣州那些毛利率不到5%的外銷品血汗工廠的態度是什麼?這些人的態度絕對和金融市場中那些套利的人的想法不一樣;如果人民幣升值真的如投資者所預期的「一次到位」,會發生哪些事情呢?

       
眾所皆知的是,中國龐大外匯存底中有相當一部份是屬於「熱錢流入」,這些資金所圖的便是人民幣升值利益,一旦人民幣果真一次升值到位,接下來的金融市場會不會產生「一面倒的賣方」呢?既然熱錢的目的是為了從事升值的套利,一旦目的達成了,勢必有龐大的人民幣賣壓出籠,況且人民幣幣值若一次到位的話,那意味著後續的買方將會因為「再也無利可圖」而退出買方行列,換言之,一旦人民幣幣值一次到位將會造成人民幣排山倒海的賣壓,在外匯交易市場中,美金兌人民幣的交易將會呈現「買賣不對稱」,屆時除了中國央行之外,恐怕沒有其他人民幣買盤大到足以消化排山倒海的獲利賣壓,而中國央行只能不斷在市場拋出美金買進人民幣,中國央行買進人民幣的行為不就是一種變相的收縮貨幣的政策嗎?若真的有那麼一天,中國勢必付出龐大的「緊縮貨幣政策」的代價,勢必造成景氣的衝擊。如果用中國官方的立場去思考,投資人就不一定會有興致勃勃的升值預期了。

       
思考的角度與高度永遠不單單只有一元化的面向,尋常人多半只會站在自己「將本求利」的立場一廂情願地將事情單純化(或腦殘化),如果投資人願意學著從不同角度去切入財經探索,便會發現,過去的自己是多麼的愚昧。

       
三、變數的因果倒置

       
當投資人脫離了線仙與聽明牌的層次後,開始學習財報解讀或總體經濟分析,囫圇吞棗地吸收一些公式或法則,但是卻經常會忘記許多數據的本質,這些數據到底和投資理財相較是先行指標亦或是落後指標?是造成股價波動的「因」,亦或只是股價波動的「果」;比方說20105月公佈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為13.27%,當這個看似利多的總經數據公佈時卻無法激起股價的一絲漣漪,原因在於經濟成長率是屬於「過去資料」,2010年第一季的115早就已經事先反映在股價上了(當天的股價指數是8380,是從2009年反彈以來的最高點);當然如果投資人在2009年第四季可以經準算出來年第一季的超高成長率,自然能夠賺取超額利潤,否則當這些落後型的經濟指標公佈才來當成多空的依據,恐怕為時晚矣。
       
我在20088月底曾經精準地算出當年第三季與第四季的經濟成長率將轉為負成長,所以能夠在當時的七千多點提出警語(當時我刊在壹週刊的專欄內),逃過20089月起的金融海嘯,然而,如果投資人非得等到200811月中旬看到確實的官方數據才翻空的話,恰好在最低點的4000點左右賣出;可見經濟成長率是一個相當落後型的指標,甚至是拿來當成「反向操作」的重要參考。
       
被我個人認為相當具有領先測量價值的總經指標有:台灣的貨幣供給額m1b年增率、中國的製造類指數(PMI)、表彰通膨的CRB原物料指數、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美國領先指標、美國庫存年增率、美國存貨銷售比率等

       
另外還有一個被多數投資人誤用的數字:本益比,本益比是股價除以每股淨利,教科書或一些媒體會告訴我們本益比越低越好,但是我認為這是個錯誤且危險的「過度簡化概念」。首先,股價是反映投資人對一家公司未來的營運預期,然而每股淨利卻是過去已經發生的經營績效,以宏達電為例,這家公司都會在每年的一月初提早公佈前一年的每股淨利,換句話說投資人可以用每年一月初的股價除以前一年全年的每股淨利算出本益比,宏達電從94年到98年的本益比(年底收盤除以當年eps),分別是201111912,另人驚訝的是宏達電94年的本益比最高,可是如果據此投資宏達電,在95年卻可以獲得五年來最高的年報酬率,反之當投資人在97年年底算出宏達電的本益比為近年最低的9倍,而去進場買進宏達電,98年的投資報酬率恐怕會讓投資人相當失望。
      
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找尋更多本益比與股價表現沒有關係的更多證據,也很難證明企業盈餘多寡足夠支撐股價漲跌而不去顧慮總體經濟狀況,EPS的高低顯然也和股價高低沒有絕對關係,如果將EPS與本益比視為證券分析的核心價值恐怕會讓人無所適從。
       
理由很簡單,除非投資人有辦法估算或猜測出一家公司未來一年的營運績效,否則用過去已經發生的數據去當成未來價格波動的漲跌實在是過於武斷,分析過去已經發生的財務數據的目的不是在於其「絕對數字」,而是要去探索其相對變化,比方說EPS逐計消長趨勢,營收的消長幅度等「相對變化」的數字。
      
本益比的用法除了必須得用「未來的估計數字」當計算基礎之外,還得視市場水準而定,如果貨幣供給額屬於低度成長的年代(如2001-2005,或2008),其本益比的空間就會下修,如果是屬於高成長的貨幣供給期間(199920072009),則合理本益比就可以往上調整;此外,有些行業的合理本益比區間相當低,如電子設備商、中小型零組件、營建公司等,也就是說,投資人不能拿聯發科或鴻海的高本益比,去認定其它低本益比行業處於「股價委屈」的階段。

 

-------------------------------------------以上-------------------------------------------------

                            ~~~My Opinion~~~

我相信獨立思考判斷是在金融市場投資能持續獲利的一帖強力春藥!

中國人從小就接受著填鴨式的教育,習慣被動的接受外界的訊息刺激

所以有許多投資人追逐聽明牌、聽信理專、理財達人、投資大師、

趨勢大師、風水算命師….的投資建議,就是不願意或懶得自己獨立

思考,因此而容易陷入追高殺低的散戶宿命輪迴中。

當報紙、雜誌、媒體以聳動的標題,如:經濟成長率成長XX%

營收成長XX%、本益比最低的XX檔個股……..

甚至還大玩統計數字遊戲:

大盤大跌了50%,XX基金只跌了40% 績效勝過大盤20% ……

..

或是我看過最經典的標題~~~~~

XX檔基金報酬率勝過大盤100倍-

-----(某日報紙晚報標題)

事實是:大盤一段期間內盤整只漲了   0.06%    VS

                  XX檔基金淨值在此期間漲了  6%

              所以是6/0.06=100()!!!!!

是怎樣~~假如大盤都不漲不跌:0%,就算它0.0000001%好了

              XX檔基金淨值在此期間漲了  1%

              所以是績效勝過大盤──>10,000,000 !!!(壹仟萬倍)

                  這個績效換算成年利率就贏過股神巴菲特達 ≒∞倍!!!

.

媒體報導竟玩物喪志至此~~~所圖為何?

只不過是想讓當日銷售量像吃了威而鋼一般

一柱擎天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op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