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市圖借了這本書來看
標榜"微薪的逆襲"/"提早20年退休"...等等
作者:艾爾文 出版日期:2014/01/04 出版商:三采文化
其實我現在用的電子記帳EXCEL軟體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網站所提供的!
會借這本書來看老實說是蠻好奇作者書封面所標榜的:
「他,不靠富爸爸……28歲就靠投資存到100萬!
30歲前實踐「不上班也有錢」的財務自由夢想!
做對3件關鍵事,你也可以跟他一樣!」
「記帳、存錢、再投資,做好3件關鍵事,提早20年退休不是夢!」
嗯…聽起來非常聳動且激勵人心呀@@
◆我就先說讀後感想好了:
實際翻了翻書中的內容,的確是圍繞著上述的3大主題去鋪陳
但是一如其他的理財書籍,作者不會去揭露到底實際投入了多少$$
投資後實際獲利了$$,甚至所謂的30歲就財務自由到底年收入是多少$$...
請恕我直言,財務自由每人每年齡層每個家庭經濟狀況定義截然不同~~
就拿我自己來說,5年前覺得自己一人每月2萬就夠,後來接觸的文章知識變多覺得3.5萬較安全,
記帳後考量家庭收支應該至少5萬/每月才是基本的開銷,
若考量到通貨膨脹/出國旅遊等因素,家庭每月需求5.5萬甚至6萬以上都不為過呀!
我並不是質疑作者的內容可能造假,只是覺得光是記帳省錢(就算真能存到50%年收好了)
+所謂的「穩健投資術」(第四章),
要在短短30歲就財務自由(甚至作者28歲才存到100萬),箇中的不合理之處昭然若揭呀QQ
即使以後真如書中所說「平均年投資報酬為定存10倍以上」
(其實這績效不太適合歸類為「穩健」吧!不然那些專業經理人和小散戶(包括我)全部都要去撞牆了XD)
這種情況,我大膽推想有唯「二」的可能:
(1)作者的財務自由數字不高,羅漢腳一個再加上年支出抓的低,
自然就不用存太多本金去「錢滾錢」(按:作者主張-->想要財務自由就要錢滾錢。)
(2)薪水紅利高或有其他收入,使得財務自由的錢母膨脹很快,作者經歷:交通大學研究所畢業
且為"上市公司"電子工程師,合理推測或許每年可投入投資的本金不少!
◆就來個沙盤推演好了: (以下純屬臆測,實際情形未知)
29歲-->100萬*(1+18%(假設投資績效))=118萬
30歲-->(118萬+100萬(假設當年存入))*(1+18%)=258萬
30歲財務自由-->258萬*18%=46萬(一年投資被動收入)
嗯…還真的可以耶QQ
不過前提就是每年要有18%左右的投資報酬率及每年不算太高的被動收入要求!
我想依作者的學經歷可以,不過一般讀者或是上班族呢?大夥就心知肚明了吧。
話說雖然前述的讀後心得是酸味十足,不過我還是很肯定作者書中的諸多觀念:
例如:
「因為理財,我的人生更自由」(前言)
「單一收入型態並不安全」(不要只知領死薪水)
「花錢,只滿足瞬間的慾望;存錢,能滿足夢想的渴望」
「巴菲特教我的事,抱著好股錢自動流進來」
「收入不會讓你致富,儲蓄與投資才會」
「記帳不能只是記錄,要揪出無法存錢的關鍵」
我想若你很想要自有限的薪水裡存到錢,不妨看看此書照做或許能有成效。
另外,書末有為富朋友獨家設計的5個Excel理財工具:
●股票價值估算器
●貸款提前還款計算器
●電子理財記帳本
●功能性帳戶現金流分配工具
●滾雪球還債法自動排序器
實際上他的網站有些已下架了。(不過這已是3年前的書也不能太苛求)
倒是電子理財記帳本還蠻實用的,也讓我見識到原來EXCEL能做到如此程度!
最後題外話,眾所周知「財務自由」是許多人所響往的,
那些已經「提前退休」的人都不遺餘力鼓吹能盡快達到「財務自由」的好處,
因為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我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再仔細想想,
如果「所有人」都能達到「財務自由」,所有人都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會發生什麼情況?
這就像如果所有人都是億萬富翁後,會發生?事呢~~(至少辛巴威這國家是借鏡)
我想這答案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吧!
所幸能達到「財務自由」的人不算多數,我想未來也不致於「大多數的人」都達到,
想到這裡,不免對目前的上班族工作釋懷,至少自己也是國家社會的一顆螺絲釘,
無論是否出於自願還是無奈,也是對國家社會的日常運作貢獻了一份心力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