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女王"的新衣)
大學教育是國王的新衣
2010-05-26 中國時報 【黃俊儒】
報載教育部打算推出「學士後第二專長學位班」政策,以符應企業人才的需求。同日,又有一則某企業打算徵聘台大碩、博士擔任提包及開車的新聞。教育部的回應,一則是「教部:企業下單,大學開班」,另一則為「教育部回嗆土財主:大學非職訓所」。如果教育部的這兩則回應有著明顯矛盾的話,那麼,教部眼中「大學」究竟是什麼?
教育部計畫在大學四年畢業後,再外加一年來培養冷門科系學生的就業專長。這項規畫是不是能夠見效,應該有幾個方向可以加以觀察。
首先,大學在本質上可不可能是職訓所?「大學」名為university,uni的字首雖有統一及一貫的意思,但是以現代大學的樣貌,其實更像是一種multiversity,亦即內涵上是多元、分歧,甚至是衝突的。例如在一所大學中,隔著一道牆,同一個時間裡,可能一邊商學院正在教授「投資理財」,另一邊的人文學院卻在講述「清貧哲學」。這種場景是現代大學的常態,也是一項重要精神。但是「職訓所」服膺的卻是目標導向、價值單一的任務,因此透過大學來執行,先不談該不該,而是這樣有效率嗎?
第二個問題是:企業下訂單,大學培養得出來嗎?不諱言地,不論是現今的「普通大學」或是「技職大學」,絕大部分的師資均來自於普通大學體系。這樣的師資結構,與第一線的「職場專業技能」其實有著一定的落差。加上目前高等教育的氛圍,原本就已脫離了職場的情境。此外,這些專業技能真的是企業要的嗎?過去已有很多的企業調查顯示,普遍的企業主多認為專業知識的不足可以進入職場後補足,但是包括視野、態度、人格特質、忍受挫折…等基本能力,才是人材上最迫切的需求。我們是否誤解了企業訂單的項目?
最後一個問題是,教育部指稱透過這個學程,可培養學生兩種以上專業能力。然如果學生願意,現行學制下沒有這種管道與機會嗎?例如,目前學制中,除了有輔系及學程的設置之外,更有以培養學生「跨領域能力」為宗旨的通識教育課程。目前許多高教評鑑的措施「重研究,輕教學」,導致許多學校也自甘將通識課程當作一種毫無管制、酬庸應付的營養學分。原本通識課程的存在價值,除了符合過去原初大學自由人教育的精神,更可以協助學生面對複雜多變的科技社會,以培養跨領域的知能。但是我們寧可放任原有應該強化與充實的平台不顧,而以體制外追加的方式另起爐灶。若沒有本質內涵上的轉變,是否也只是再次陷入疊床架屋的困境?
過去每年大學指考放榜時,媒體總是一窩蜂地監看今年的最低錄取分數又會落在哪間倒楣的大學?除了「考八分上大學」之外,是否有更驚人的爆點?不過從去年開始似乎不會再有這個問題了,原因不是大學生的入學程度已獲得大幅改善,而是教育部設下了指考成績最後五%學生不得選填志願的「最低登記標準」限制。但諷刺的是,在大學招生困難的情境下,最後這五%的學生同樣進大學了。透過大學進修部的獨立招生,這五%的學生除了幾乎可以免試地先進入某些大學進修部,之後更可寬鬆地轉至日間部。所以「八分進大學」的現象根本解決了嗎?同樣地,「第二專長學位班」可以成功地解決企業人才荒的問題嗎?還是說,這一次想成功躲過的又是什麼?是畢業潮衝擊下的就業率?是政府施政的滿意度嗎?
大學扮演的原本該是社會的良心。如果這一個良心,最後只淪落為各方勢力所共謀的一件國王新衣,真不知道台灣的社會將何去何從?(作者為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My Opinion~~~
就以我十幾年來在職場上的所見所聞及觀察,國內大學除了幾間國立的"台青椒正"外,
「大學」這學歷還真的像國王的新衣,什麼都不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