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考慮是否要繼續準備拼公職考試,因為我的年紀已經不"小"了
眼看今年高普考試已逼近,又沒有讀到啥書....於是上網找了些資料
利用上班空檔整理了以下文章(上班時我看起來好像在忙公事):
(1)以年資25年為例:
公職版:40歲才任公職,至65歲退休
現制 |
月領 |
一次領 |
備註 |
||
階級 |
薦七滿 |
39,090 |
977,250 |
即將修法,未來不可能領到如此 |
|
階級 |
薦五滿 |
34,430 |
860,750 |
|
註1:月領公式--2x本俸x年資x2%;一次領公式—本俸x年資
註2:薦七滿本俸以39090算;薦五滿本俸以34430算
未來修法後:
Case1:原一次領的錢改成可每月領;月領公式下修調整如註1
未來(1) |
月領 |
原一次領改月領 |
總月領額 |
備註 |
|
階級 |
薦七滿 |
31,272 |
6,352 |
37,624 |
未來修法較佳狀況 |
階級 |
薦五滿 |
27,544 |
5,595 |
33,139 |
|
註1:月領公式—1.6x本俸x年資x2%;一次領改月領公式—本俸x年資x0.0065
註2:薦七滿本俸以39090算;薦五滿本俸以34430算
Case2:原一次領的錢改成可每月領沒通過;月領公式下修調整如註1
未來(2) |
月領 |
一次領 |
總月領額 |
備註 |
|
階級 |
薦七滿 |
31,272 |
977,250 |
31,272+一次領 |
未來修法較差狀況 |
階級 |
薦五滿 |
27,544 |
860,750 |
27,544+一次領 |
|
註1:月領公式—1.6x本俸x年資x2%;一次領公式—本俸x年資
註2:薦七滿本俸以39090算;薦五滿本俸以34430算
勞保版: 民間企業上班從40歲起算至65歲退休,年資25年
現制 |
月領 |
專戶一次領 |
備註 |
|
最高 |
43,900 |
17,012 |
1,800,000 |
未來可能修法以全部月投保額平均 |
保額 |
|
|
|
將比現行最高之43,900還低。 |
註1:月領公式—取月投保額最高60個月平均x年資x1.55%(新制第二式)
註2:專戶一次領以平均月薪5萬x雇主提6%x2(有自提6%)x年資算
小結:
任公職比勞保退休後每月多領2萬元(以Case1較佳狀況薦七滿算),
而勞保可多專戶之一次領180萬(有自提6%者)公保月退約8年才追上,
若沒自提6%,專戶則只多90萬,公保月退約4年後追上。
(2)以年資40年為例:
公職版:25歲考上任公職,直至65歲退休
現制 |
月領 |
一次領 |
備註 |
||
階級 |
薦七滿 |
62,544 |
1,563,600 |
即將修法,未來不可能領到如此 |
|
階級 |
薦五滿 |
55,088 |
1,377,200 |
|
註1:月領公式--2x本俸x年資x2%;一次領公式—本俸x年資
註2:薦七滿本俸以39090算;薦五滿本俸以34430算
未來修法後:
Case1:原一次領的錢改成可每月領;月領公式下修調整如註1
未來(1) |
月領 |
原一次領改月領 |
總月領額 |
備註 |
|
階級 |
薦七滿 |
50,035 |
10,163 |
60,199 |
未來修法較佳狀況 |
階級 |
薦五滿 |
44,070 |
8,952 |
53,022 |
|
註1:月領公式—1.6x本俸x年資x2%;一次領改月領公式—本俸x年資x0.0065
註2:薦七滿本俸以39090算;薦五滿本俸以34430算
Case2:原一次領的錢改成可每月領沒通過;月領公式下修調整如註1
未來(2) |
月領 |
一次領 |
總月領額 |
備註 |
|
階級 |
薦七滿 |
50,035 |
1,563,600 |
50,035+一次領 |
未來修法較差狀況 |
階級 |
薦五滿 |
44,070 |
1,377,200 |
44,070+一次領 |
|
註1:月領公式—1.6x本俸x年資x2%;一次領公式—本俸x年資
註2:薦七滿本俸以39090算;薦五滿本俸以34430算
勞保版: 民間企業上班從25歲起算至65歲退休,年資40年
現制 |
月領 |
專戶一次領 |
備註 |
|
最高 |
43,900 |
27,500 |
2,900,000 |
未來可能修法以全部月投保額平均 |
保額 |
|
|
|
將比現行最高之43,900還低。 |
註1:月領公式—取月投保額最高60個月平均x年資x1.55%
註2:專戶一次領以平均月薪5萬x雇主提6%x2(有自提6%)x年資算
小結:
任公職比勞保退休後每月多領3.1萬元(以Case1較佳狀況薦七滿算),
而勞保可多專戶之一次領290萬(有自提6%者)公保月退約8年才追上,
若沒自提6%,專戶則只多145萬,公保月退約4年後追上。
<<總結>>
1.隨年資越久,公保勞保月退領差距會拉大,因此越早進公職服務越好!
2.此文是以現行勞保與即將修正(下調)的公保比較,若未來勞保下修
(計算基礎以全部月投保額平均去算)則兩者的差距將會更大…XD
3.除非對自行操作理財很有把握,還是盡量自提6%讓未來退休專戶
的金額加速變大較為穩健,因此專戶透明隨時可查退休一定領得到,
每年亦會撥入1.X%的收益入專戶(複利)。
4.勞退的月領金有鍋蓋上限(計算基礎43,900上限)故本文40年的勞退
月領金幾乎是接近可領上限值;反觀公保本文是以薦七滿為比較基準
若能升到薦九(聽說不多)則月領差額更大,所以本文40年的公保月領
非上限值而只是”平均值”,兩者未來期望發展根性不同!
(註:公保領月退金額還是有不得大於8成薪資的上限限制)
5.勞退專戶的一次領未來也將規劃換算成可月領,此部分我沒有深究
印象中依勞保局的範例,每100萬約可換算成月領4,400左右,那
290萬約可月領12,800元,加上原月領27,500元,共月領40,300元
此與公保月退薦七滿所領(60,199)少了約2萬元~~~
6.本文單純比較退休月領金額,若論及其他福利如:年特休計算、婚喪分娩
補助津貼及給假、子女教育補助、國旅卡補助、育嬰假及留職停薪之准否
難易、順利作滿至65歲否?…等等,相信都還是公保更勝一籌!
註--本表為104年資料,之後軍公教可能調薪,勞退投保天花板可能提高。
<<110.4.22補充>>
領公保月退財源為每月公務員依對照表自繳退撫基金總額(35%)及政府提撥65%
(另每月繳公保費是支應失能/死亡/養老/生育/育嬰..等項目(由台銀承辦))
而勞保月退(勞退)財源為每月勞工雇主依對照表投保級距提繳6%(勞工可不自提)
(另每月繳勞保費是支應失能/死亡/養老...等等繳付金額及功能類似公保費)
其實"公保費"無論軍公教或勞工自付的錢都差不多~~~但這部分和退休月退關係不大
主要差別還是在"軍公教的退撫"及"勞工的勞退基金"
軍公教退撫平均每月依薪俸級距要繳2千~3千甚至接近5千(主管)不等的自付額
而勞工倘不提繳連一毛錢都不用出,只有靠雇主每月提6%(如同退撫的政府負擔)
兩者比較下來軍公教退撫領得較多或退撫基金較勞退晚破產也是"合於情理"。
現今仍許多人對此不明白逕以結果論存在軍公教月退領得比勞退多的刻板印象
其實比較基礎不同(軍公教每月有幾千元的自付額但勞退沒有!)得出的結果自然為偏頗非事實。
(就連我任職軍公教前也是一直存在這種印象~~~所以才驅動鞭策我抱著這幻想考公職呀XD)
最後,如果硬要兩者比較--
得先軍公教退撫停止自付或勞工勞退一律要同比例分攤自付才是平等基礎上比較,結果才有意義。
<<註>>
最近查看網路才知勞退新制月退休金目前是只能領22年~~
如:65歲退休時勞退新制個人戶頭有200萬,則可"月領":
7576元(=200萬/22年/12月)但只能領到87歲(=65歲+22年)
(OS:此部分目前來說似乎軍公教退撫較優,印象中無22年限制)
那88歲之後餘命怎辦?
在政府機制裏就只有"勞保養老給付"(等同公保養老給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