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jpg 

文章來源:http://chung-kuan.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197:2010-10-05-15-09-05&catid=78:161&Itemid=156

文∕林立人

最近翻閱有關松下幸之助的書籍,才發現他被稱為經營之神,其實是來自於他不一樣的思維。

一般來說,經營的原則應該是員工先有高效率,才配得到高薪資。因為只有效率提高、產量增加、利潤增長,公司才能支付員工較高的薪資。這種管理原則,幾乎放諸全世界皆準。

而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國內百廢待舉,民生凋敝,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經營非常困難,減薪甚至裁員都視為常態。對員工來說,減薪是沉重的打擊,士氣也隨之低落;減薪同時也是對公司的打擊,因為表示營運不善,有倒閉的可能。許多公司的經營者深明此理,卻又無可奈何,不得不犧牲員工來換取公司的生存。就在這時,松下幸之助反其道而行,他提出為員工加薪的主張,實行高薪資、高效率的政策。

松下認為:藉由提高薪資來提升員工的工作意願,穩定員工的心與家庭,員工才會努力為公司奮鬥,也容易吸引高素質的員工加入。那麼,松下是如何激發員工的工作效率呢?他想到日本戰國時代的代表人物—豐臣秀吉。

當時,秀吉在織田信長手下任事。信長領地內的青州城有一大段城牆倒塌,二十來天都未能修復。信長對此很不滿意,擔心敵人乘機進襲,就指派秀吉盡快修復城牆。秀吉先把雜亂無章的工程步驟重新規劃,然後把六百英尺的塌牆分成十段,每段六十英尺;又將全部工人分成十組,每組派遣一人帶領,並比賽哪一組做得又快又好。

結果不到三天,城牆就完好如初,信長也因此對秀吉另眼相看。

秀吉用分層負責和競賽的辦法,使大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好幾倍。「企業的經營,在劃分各部門的工作時,也應該採取和秀吉同樣的辦法。」

松下這麼認為,「如果把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做事,感覺上似乎人手充足,結果往往是人力和時間的浪費,責任也無法追究。應該把一項大工程分為幾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指派專門的負責人督導,並利用人類爭強好勝的天性,就容易激起鬥志,以便在短期內完成工作。」

松下接著說明,「一個領導人應該承認,個人的能力是極為有限的,一個人若去做能力以上或以下的工作,都容易遭到失敗。為了避免能力發揮上的缺點,更應該分層負責,這才是提高工作效率最科學的方法。」

願意先提高薪資來留住、吸引優秀人才,又用科學方法使員工都能有效率地工作,松下「經營之神」的思維,值得所有想讓事業更上一層樓的經營者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op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